长久以来,文坛“边缘者”的身份感,一直令一些儿童文学界人士的内心积存、涌动着一种独特的自我衡估意识或曰自我确认爱好。对于许多儿童文学从业人员来说,“我们的文学现实状况如何”,“我们的艺术表现如何”,这样的发问和思索几乎成了一种职业性的习惯和本能。显然,人们希望借助这样的追问来确认自己工作的成效和价值——虽然这样的希望并不总是能够如愿以偿。
面对今天的儿童文学现实,人们寻求自我确认的爱好和企图似乎又在遭遇一次次新的阻碍和打击。然而我在这里首先想指出的是,儿童文学界的状况并非如一些人想像的那么糟糕。至少在纯艺术的领域内,最近10年的儿童文学界创造了自己在这个世纪中的一个新的艺术高峰。其主要表现,一是原创性儿童文学作品、尤其是中长篇作品的创作空前活跃,许多出版社都推出了规模不等的原创性儿童文学作品丛书;二是儿童文学的艺术面貌不断丰富、美学特质不断强化,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对幻想文学的着力培养,浙江少儿出版社对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大力倡导,都是富有眼光的艺术与出版行为;三是出现了以《男生贾里》、《草房子》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广泛影响力、在艺术上取得相当成功的文学精品。因此,我个人的判断是,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从艺术风格上看,最近10年儿童文学的发展都可以说是空前的。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发展并未制造出相应的乐观主义情绪和美学上的成就感,相反,在总体描述和估价当代儿童文学现状时,人们往往觉得处境尴尬或危机四伏,个中原因究竟何在?
简单地说,这是因为,从80年代到90年代,儿童文学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重要的现实转换。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儿童文学界,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从非艺术的歧途回归艺术的正途,如何从一元化的单一艺术状态走向多元化的开放艺术空间,因此,艺术与非艺术、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对抗就成了当时儿童文学所面对的主要矛盾。这个领域里的人们都会清楚地记得,整个8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界创造了自己富于激情和想象力的艺术岁月。特别是在一个很短的周期内,各种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实验对儿童文学的美学面貌进行了大幅度的重塑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文学开始逐渐摆脱了非艺术的、单一化的美学状态。而80年代的艺术努力,同时也就为90年代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美学基点。
毫无疑问,90年代的儿童文学创作进展深受80年代的影响。至少,80年代获取的艺术经验在90年代的创作心理中有着深刻而必然的积淀。这就是为什么90年代的儿童文学创作显得比较平静、从容、大器的原因。80年代垫高了的艺术基点使90年代的儿童文学写作不必再纠缠于儿童文学艺术美学上的ABC,因此,艺术操作上的相对坚实和成熟便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但是,人们很快就发现,90年代的儿童文学书写也陷入了新的无奈和困境之中:在整个儿童文学传播和接受领域,儿童文学的被迫撤退已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例如,今天一部哪怕是炙手可热的纯文学作品,其发行量也很难逾越十万册的标杆;《少年文艺》、《儿童文学》这些曾经广泛流播的刊物,如今的发行量都不到它们鼎盛时期的零头。艺术上的相对丰富和成熟,未能在读者接受那里获得相应的成功,这就是90年代的儿童文学现实。而当今儿童文学界的主要矛盾也由此锁定,即创作与接受,或者说是出版与市场之间的对抗、疏离与脱钩!
导致这种疏离或对抗的原因很多。例如媒介环境的变化、流行文化趣味的冲击、学校教育对自由阅读的控制、少年儿童读者趣味和童年世界本身的变化、出版品传播方式和渠道的阻塞,等等。两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认为,现时的文化情势和消费时尚在不知不觉中把文学推搡到了当今人们精神生活的边缘位置上。与若干年前相比较,纯粹的或高尚的文学消费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与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无缘。这一消费潮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今儿童文学的艺术命运和艺术劫数。另一方面,也有一些流行或畅销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不同的少年儿童人群中引发了一阵阵的接受狂潮,如《花季·雨季》、《大宇宙神秘惊奇系列》、《小鬼当家》、《还珠格格》等。这些畅销个案至少提醒人们,今天的少儿读者并非缺乏接受的冲动和阅听的热情,对于他们来说,问题也许仅仅在于,进入其接受视野的作品能否激起他们的这种冲动和热情。
于是,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便简化成了这样:今天的儿童文学如何吸引今天的读者?
事实上,思考和各种疗救的努力一直都在进行之中。早在80年代中后期,当各种令人难堪的接受征兆和传播迹象开始显露以后,来自儿童文学界内部或更广泛的公众领域的批评诊断意见便屡屡充斥于耳,各种文学药方被源源不断地开了出来。我自知无法开出更高明有效的药方,但在这个儿童文学出版界同行的聚会上,我仍想对当前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其一,今天的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从内容上看,应更贴近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心灵生活。其二,从美学上看,应更重视幻想、幽默、神秘、惊险、疯狂、神奇等等特质的发掘。其三,从体裁上看,应更重视童话、科幻文艺等门类的创作和出版。其四,从作品推广看,应更重视文学作品与其他传播媒介如影视、卡通等的结合。其五,在出版品的设计方面,应注重作品呈现方式的观赏性、游戏性和可操作性。其六,应重视读书活动的组织。对新书的宣传不应满足于在报刊上发表书评和争取获奖,还应注重在读者中推广,以获得更真实的社会效益。
最后我想说的是,儿童文学并不是一项急功近利的行当。但在今天,如何吸引当代的少儿读者,却不能不成为每一位希望确认自我的业内人士必需问答的一个问题。